
AutoGPT 是一款由 Significant Gravitas 公司開發的開源工具,推出時就被譽為「自主 AI 代理」的代表,核心設計是賦予大型語言模型(LLM)的自主性。用戶不再需要像操作 ChatGPT 那樣,反覆提供指令,僅需設定一個最終目標,AutoGPT 便能自動將其分解為一系列子任務。
接著,它會自主地「思考」並利用網際網路存取、檔案系統讀寫、呼叫其他 AI 模型等多種工具,以迴圈的方式一步步執行計畫,直到達成目標為止,整個過程幾乎不需要人為干預。
AutoGPT 在 GitHub 上發布後迅速爆紅,截至 2025 年 6 月,已累積超過 17 萬顆星。近期開發團隊還計畫推出網頁平台,讓更多用戶輕鬆使用這款 AI 代理工具。
AutoGPT 主要功能
- 自主任務拆解與執行:AI 能將模糊目標,自動分解成具體、可執行的步驟。
- 網路存取與資訊蒐集:可透過外掛整合 Google、Bing、Baidu 等搜尋引擎,讓 AI 能自主上網搜尋最新資料以輔助決策。
- 程式開發與除錯:透過 OpenAI 的模型,AI 會自動編寫、測試、分析、甚至偵錯程式碼。
- 檔案系統讀寫:可在本機環境中讀取、寫入和修改檔案,進而產出報告、儲存程式碼或分析本地資料。
- 記憶管理機制:不僅具備短期記憶來處理當前任務的上下文,搭配上 Pinecone 等向量資料庫,還能實現長期記憶,以處理複雜、長期的任務。
- 外掛擴充性:擁有強大的外掛系統,允許使用者擴充功能,如整合第三方服務、增加語音合成,或是透過視覺模型外掛實現圖片分析等多模態能力。
AutoGPT 是免費的嗎
AutoGPT 專案採用 MIT 開源許可,因此原始碼是完全免費的,任何人都可以從 GitHub 下載、本地部署和使用。
不過運行 AutoGPT 需要連接 OpenAI 的 API,API 服務是按使用量(Tokens)計費的。
AutoGPT 支援哪些平台
- 命令列介面 (CLI):這是主要的使用方式,支援在 macOS、Linux 及 Windows (建議搭配 WSL2) 的 Python 環境中運行。
- 本地網頁介面:在本地運行 AutoGPT 的前端後,可以透過瀏覽器存取一個基本的圖形化操作介面。
AutoGPT 使用技巧
- 輸入任務時,給 AI 的目標越具體、角色定義越清晰,它的執行過程就會越精準。
- 開始前,記得正確配置 .env 檔案,填入你的 OpenAI API 金鑰,並設定模型參數。
- 透過設定 allowed_plugins 和 denied_plugins 清單,可精確控制 AI 代理能使用的工具,增強功能或限制權限。
- 執行期間隨時關注思考過程和費用消耗,如果花費太兇或方向不對,就能隨時中斷任務,以避免陷入迴圈或偏離目標。
AutoGPT 支援的語言有哪些
AutoGPT 操作介面目前只有英文,不過使用的模型是來自 OpenAI,因此 Prompt 提示詞幾乎支援所有語言,包括繁體中文。
你可以用中文下達指令,它能理解、思考並以中文生成最終的報告或程式碼。
AutoGPT 缺點
- 運行成本較高:AI 自主的試錯和驗證過程會大量呼叫 API,尤其是使用較貴的模型,花費可能非常高。
- 結果不穩定且偶爾會產生幻覺:AI 可能會產生錯誤或不存在的資訊(幻覺),由於缺乏即時的人為監督,錯誤可能會在後續步驟越來越偏。
- 陷入無限循環:儘管有記憶機制,但在某些情境下,AI 也可能無法準確判斷任務進度而卡在某個環節不斷重複。
- 安全性風險: 賦予 AI 過高的系統權限,如任意讀寫檔案、執行命令等,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安全風險。

Rocky
曾任職於各大科技網站編輯,目前也是電腦王阿達資深編輯,接觸科技已經長達 10 年,熱愛將一些新科技、知識、和經驗分享給所有人。目前居住在日本,老婆是日本人,偶爾也會分享一些日本生活內容。